設為首頁
|
加入收藏
中國建筑藝術網
中國美術家網
[www.meishujia.cn]
中國建筑藝術網 -最大的建筑藝術門戶網站
資訊
新聞
展訊
專題
評論
訪談
趣聞
服務
名家
企業
協會
建站
論壇
互動
欣賞
商業建筑
文化建筑
教育建筑
古建文化
園林建筑
別 墅
知識
史論
理論
視頻
技法
鑒賞
保養
#
#
#
推薦新聞
[11月21日]
四川版“烏鎮”,超級水街李莊月亮田即將火熱“上線”!
[11月19日]
最后倒數三天,一起來票選最佳的文化遺產模型!
[11月19日]
玩賺砂場,無堅不破——東蒙履帶移動顎式圓錐式破碎站的功能解析
[11月17日]
精準施策,見行見效丨中建科工四川公司打出疫情防控組合拳
[11月17日]
推動建筑藝術的公眾化|安藤忠雄合作團隊專題
[11月17日]
山水智境1.0發布,山水比德迎接元宇宙時代開啟
[11月17日]
君品談|黃錫璆:為祖國醫院建筑事業奉獻超50年
[11月16日]
入手電子鎖之前先看看這篇再決定
[11月16日]
深圳市寶安區建筑行業協會召開表彰大會
[11月12日]
科思創助力中晶建材開發其首款環保型一體化裝飾板
藝術新聞
全部
綜合新聞
市場新聞
收藏資訊
拍賣新聞
教育出版
展會活動
中國建筑藝術網:首頁
>
藝術新聞
>
北京
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北京舉行 世界最早稻作彩陶遺址將申報世遺
國博展出的新石器時代·上山文化陶壺(距今約11000-8500年)。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攝 發現迄今世界上最早稻作農業遺存、最早彩陶以及最早農業定居聚落的浙江上山文化,21日在北京國家博物館舉行考古成果特展和學術座談會。主辦方透露,上山文化遺址群目前已確立國家級考古遺址公園的建設目標,并堅持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遠期目標。 中國考古學界泰斗、國家文物局考古專家組成員、北京大學資深教授嚴文明專門向“稻·源·啟明——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”暨“萬年浙江與中華文明”學術座談會發賀信,“衷心祝愿上山文化能成功申
[詳細+]
2021/11/22 08:30:08
來源:
中國新聞網
編輯:
靜愚
傳統繪畫如何面對城市這一對象題材
現代化以現代城市為其重要特征,在西方發達國家有80%的人生活在城里,在今天的中國也有60%左右的人生活在城里。城市成為現代人的主要生活場景。今天這個問題又有了城市化這個新的內容。比如學者賈方舟在《當代水墨與城市文化》中說道:“傳統水墨在日益都市化的消費主義時代面臨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。” “都市水墨”這是一個既現代又傳統的詞。這個詞本身就昭示我們面臨的問題與困境。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繪畫觀叫“筆墨當隨時代”。那么,什么是“時代”?時代是一種價值判斷還是現象描述?如果是價值判斷,那么是不是新的才是時代,舊的就不是時代?如果是現象描
[詳細+]
2021/11/22 08:14:09
來源:
美術報
編輯:
靜愚
城市建筑題材山水畫的筆墨構建
城市山水與自然山水 “城市山水”脫胎于傳統山水,一開始就是點綴以現代城市景觀的傳統山水。 當城市化程度的急劇加深,城市景觀充斥于我們的周圍,城市文化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,現代建筑在畫面上占據的面積比例越來越高時,原有的表現體系自然不堪其用,質變的要求便呼之欲出。由此帶來的一個重要問題是:這還是不是山水? 山水畫就是景觀題材的中國畫。僅就題材內容而言,城市之能成為山水,首先是因為它屬于景觀。 某種意義上,尤其是在當代,“山水”可以是一個虛指的概念。就字面而
[詳細+]
2021/11/22 08:10:58
來源:
美術報
編輯:
靜愚
紀念誕辰140周年 多元學者葉恭綽的藝術人生
葉恭綽 題《北京風俗圖》 28.6×36.4cm 無年款 紙本水墨 中國美術館藏 11月12日,北京畫院策劃推出“紀念葉恭綽誕辰140周年:衣被天下誰識恩——葉恭綽的書畫交游鑒藏”專題展。 “衣被滿天下,誰能識其恩,一朝功成去,飄然遺蛻存”出自葉恭綽十五歲時的詩作《繭》。少年的葉恭綽似乎就已預見了自己一生的軌跡——從十八歲應試作《鐵路賦》到創辦交通大學;從清廷郵傳部部員到出任國民政府鐵道部部長;從廣東葉氏子孫到二十世紀的風云人物。葉恭綽的一生為傳統文化的守護與傳承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,更是推動了近現代
[詳細+]
2021/11/22 08:07:51
來源:
美術報
編輯:
靜愚
上山文化考古特展亮相國博
“萬年浙江與中華文明”學術座談會舉行 今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,也是上山文化命名15周年。11月21日,由中國考古學會、中國國家博物館、浙江省委宣傳部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廳共同主辦的“稻·源·啟明——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”暨“萬年浙江與中華文明”學術座談會在國家博物館舉行。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、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劉玉珠等出席。 2000年11月,考古學家在浙江省浦江縣發現上山遺址。此后在以上山遺址為命名地的“上山文化”考古工作中,陸續發現了一萬年前屬性明確的栽培水稻、迄今最早的定居村落遺跡和大量彩陶遺存,上山文化考古發現成果舉世矚目,充分證明這里就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,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...
[詳細+]
2021/11/22 08:04:46
來源:
中國文化報
編輯:
靜愚
重拾基礎 回歸本質
近年來,美術教育受到社會廣泛關注,美術的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不斷取得豐碩成果,美術教育體系也正在不斷完善自身以適應時代的發展需求。同時,我們也能看到美術教育仍然存在很多不足,尤其是在青年的美術教育中存在著“基礎不牢”“眼界不寬”“體會不深”等問題。 青年美術教育容易出現急于出成績、搞樣式,導致基礎不牢的問題。對此,首先要找到各專業的通識性基礎,在美術教育中的規律性和常識性的基礎知識與能力上重點投入精力。學生對藝術本體語言的把握存在一些不足之處,這主要體現在對基礎的深度和廣度重視不夠上。一方面,學生在面對藝術語言的時候,容易只被動地接受教給他們的東西,而缺乏對語言本身的主動思考。比如說,學習古典繪畫的同學在畫室里面對著人體或者范畫進行臨摹,如果只是把古典繪畫作為風格和樣式來學習...
[詳細+]
2021/11/22 07:58:36
來源:
中國文化報
編輯:
靜愚
98歲黃永玉推出詩集《見笑集》 文字不拘一格
“鳥會唱歌,魚會大魚吃小魚,只有人會作詩。作詩是種權利,也是良心話,怪不得法國詩人艾侶雅說:‘心在樹上,你摘就是!’”這是98歲的著名畫家黃永玉給自己的詩集《見笑集》寫的非常有趣的序言。 《見笑集》由作家出版社推出,其中收錄黃永玉1947-2021年間創作的150余首詩作。從1947年的《風車和我的瞌睡》讀起,一直到2021年的新詩《春》,詩集將帶讀者感受黃永玉的閱歷與情感抒懷,以及時代的變遷。 黃永玉是當代少有的藝術“多面手”,國畫、油畫、版畫、漫畫、木刻、雕塑樣樣精通。深耕藝術領域的同時,他從不給自己設限,以同樣的熱情,在文學領域長耕,推出《這些憂郁的碎屑》《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》《太陽下的風景》《比我老的老頭》《無愁河的浪蕩漢子》等著作。他的詩,非...
[詳細+]
2021/11/20 08:25:01
來源:
西安晚報
編輯:
靜愚
齊方憶姥爺汪曾祺:曾看老頭兒的畫橫豎不順眼
雨 太陽明晃晃掛在天上,照得每一處都亮亮的。天氣真好,適合看一場展覽——我陷在深圳酒店大堂的沙發中愣愣地想。籌備了大半年的“汪曾祺書畫藝術作品展”深圳站如期“見人”,喜悅、興奮、疲憊、懷念交織在一起,讓我有一種不真實感。 自打作家汪曾祺同志1997年“不負責任”地“升仙”去了,時間已經又過去了兩輪。 老頭兒晚年曾有愿望:辦一個畫展,出一本畫集。2020年是老頭兒誕辰百年,家里人商量,不如就替老頭兒圓個夢,給他在美術館里正經辦個展,于是就有了從去年開始的“汪曾祺書畫藝術
[詳細+]
2021/11/20 08:24:13
來源:
北京日報
編輯:
靜愚
HOWART后畢業季助推中國藝術新力量
11月17日,由浮云藝術、學藝互動主辦,尚層裝飾、紅頂獎協辦,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陳列館承辦的“HOWART后畢業季”2021城市藝術大展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陳列館開幕。 開幕式上,中國藝術研究院黨委書記、常務副院長喻劍南,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、教育部文化旅游藝術就業指導委員會主任王曉琳,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、“HOWART后畢業季”總策展人靳軍,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副總裁王輝,尚層裝飾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林云松,中國家電網總編、紅頂獎組委會負責人呂盛華,中國藝術研究院油畫院美術館館長王健先后致辭,并對此次展覽給予高
[詳細+]
2021/11/20 08:13:07
來源:
中國美術報
編輯:
靜愚
走出人類世:以藝術與科技交融的方式探索宇宙生命與自然
11 月 16 日,“走出人類世”未來科學藝術展在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Lab展廳和昆泰·嘉瑞文化中心正式開幕,展期跨度為兩個月。繼2019年“物演——科學觀與藝術觀”主題展之后,由未來論壇與錫純基金會再度聯合出品的“走出人類世”未來科學藝術展,繼續深耕科學與藝術交流互鑒的新模式,探索科學與藝術交融的新篇章。 展覽匯集由馮小明、高峰、林本堅、盧煜明、馬大為、潘建偉、彭實戈、山世光、蘇萌、王皓毅、王貽芳、許晨陽、薛其坤、周其等14位科學家(包括10位未來科學大獎獲獎人和4位青年科學家)與諾敏·博爾德(Nom
[詳細+]
2021/11/20 08:08:38
來源:
中國美術報
編輯:
靜愚
1
2
3
4
5
6
7
8
下一頁
藝術活動
>
勿失毋忘
開始:
2021/11/24
結束:
2021/12/26
省市:
北京
場館:
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
印痕銘心
開始:
2021/11/24
結束:
2021/12/12
省市:
北京
場館:
中國美術館
色彩實驗室:綠
開始:
2021/12/05
結束:
2022/03/14
省市:
上海
場館:
上海玻璃博物館
新聞熱點
+
more
吳永良美術館開館 開館特展“大道直行”同期亮相
位于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院士公園內的吳永良美術館2021年11月21日開館,開館首展“大道直行——吳永良中...
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北京舉行 世界最早稻作彩陶遺址將申報世遺
共譜大灣區畫卷 271件中國畫油畫在穗展出
吳永良美術館開館儀式暨吳永良中國畫精品展舉行
情滿意溢是名師
做好人 畫好畫
西湖的詩意棲居
傳統繪畫如何面對城市這一對象題材
最新專題
+
more
紅心偉業
紅心偉業:由華夏少奇(北京)文化發展中心組織實施,主要宗旨:傳承紅色資源,發展詩詞文化,促進中華文化的繁榮和發展。主要職能:組織引導全國紅色研學及中小學研學旅行,在革命根據地、紀念地、偉人故里等開展紅色文化活動和紅色旅游教育體驗;創作紅色影視作品;傳播紅色歌曲等。
張大千
張大千簡介(1899-1983)原名正權,后改名爰,小名季,又名季爰。號大千、大千居士,以號行。畫室名大風堂。四川內江人。 張 大千 在現代藝壇上,張大千大概是成就最高的國畫家了。他精山水、工人物、善花草,還能書會鑾,我不知能出其右者誰?比起會畫來,張大千...
合作聯系
郵箱:
fuwu@meishujia.cn
Q Q:
529512899
電話:
聯系我們
友情鏈接
國畫家網
油畫家網
版畫家網
雕塑家網
建筑家網
工藝美術家
紫砂藝術網
書法家網
當代藝術網
畫廊網
美術114
攝影網
民間藝術
美術高考
少兒藝術網
拍賣網
美術家網
中國藝術收藏網
中國文化促進會
菏澤市美術家協會
菏澤書法藝術研究會
曹州藝術網
地址:
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外大街香爐營東巷2號院3號樓6單元103
郵編:
100069
電話:
18053077877
13261878869
中國建筑藝術網
版權所有
Copyright
©
www.swifride.com
,All right
技術支持:
中國美術家網
[www.meishujia.cn]
[會員中心]
[注冊]
17P高潮射精